這支球隊有79年的歷史,堪稱NBA歷史的縮影。
文丨張雪
文章來源丨投中網(ID:China-Venture)
“賭王之子”何猷君再次站在了聚光燈下。這次無關電競,而是另一項他極度熱愛的賽事——NBA。
五個月前,一筆刷新紀錄的交易誕生。美國私募股權大亨威廉·奇澤姆宣布收購波士頓凱爾特人,該交易讓這支隊伍的估值上漲到了6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8億元),也創下了美國職業體育隊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8月20日,凱爾特人官宣了新股東的核心成員,在這個長長的名單中,“何猷君(Mario Ho)”的名字格外醒目,這意味年僅30歲的何猷君,成了NBA大熱球隊的股東。
“聯合所有者及管理委員會委員”的身份,也幫何猷君解鎖了又一個新標簽:NBA歷史上最年輕的股東。
從“鐵桿球迷”到“核心股東”
這次交易的收購方——奇澤姆財團,該財團核心成員包括科技巨頭、地產大亨等資深投資人,像是全球第二大鋼鐵企業繼承人阿迪提亞·米塔爾、波士頓地產大亨布魯斯·比爾、花崗巖電信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羅布·黑爾等。
在這個財團中,何猷君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從年齡上來看,除了他,其余人的平均年齡在60歲左右,而且他是唯一一張中國面孔。更重要的是要想成為NBA球隊股東需通過聯盟三重考驗:接受FBI級別的背景審查、證明資金來源合法性,獲得其他29支球隊老板的全票同意。
歷史上僅有三位華人達成此成就:NBA歷史上第一位中國小股東蔣立章,2019年收購籃網的蔡崇信,以及現在的何猷君。一位NBA內部人士透露:“去年何猷君曾競標勇士隊小份額股權,但最終因情感因素選擇凱爾特人。”
何猷君與凱爾特人的故事,更像是霸總偶像劇照進了現實。
2013年,18歲的何猷君同時拿到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牛津大學的入學券,他最終選擇就讀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金融系,也就是在這一年,凱爾特人進入重建期。
在麻省理工讀書時,何猷君的宿舍到凱爾特人的球館TD Garden只需要步行10分鐘,這種地理上的便利讓他能頻繁地去現場支持球隊,“趕完作業就去看球”。
在此期間,他見證了凱爾特人從重建到崛起的過程,親歷了球隊從小托馬斯單核到雙探花崛起的全過程,尤其是杰倫·布朗和杰森·塔圖姆的成長。
成為凱爾特人鐵桿球迷的何猷君多次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與凱爾特人相關的內容,并公開表示杰倫·布朗是他的偶像球星。在他學成歸國后,對凱爾特人的喜愛依舊不減,甚至在2024年總決賽G5,他專程飛回波士頓,在主場穿定制綠色7號球衣,嗓子喊到沙啞。
十余年間,何猷君完成了“球迷”到“股東”的身份轉變,直接抬高了“球迷天花板”,這對于任何一個追星的人來說,都是夢一樣的存在。所以,在凱爾特人官宣收購后,僅15分鐘內,何猷君就在社交媒體上展現出了滿滿的“活人感”:
他連發三張照片——凱爾特人隊徽、簽約文件特寫、總決賽穿過的7號球衣。并配文稱“朋友們,場邊座席票找誰?懂的都懂!”這條推文還獲得杰倫·布朗秒回:“現在你欠我一件簽名老板版球衣。”
當然,球迷的身份只是何猷君能夠參與投資的加分項,他能入局的關鍵是,股東們希望通過何猷君的資源和人脈,幫助凱爾特人在亞洲市場獲得更多粉絲和商業價值,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一些嘗試。
何猷君的資本版圖
NBA并不是何猷君在體育的唯一布局,他另外熱愛的一項運動是電競。
2016年,何猷君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回國,他沒有選擇子承父業,而是在嘗試多個項目后,選定電競作為創業方向。2018年底,何猷君在深圳創立V5電子競技俱樂部,并獲得LPL聯賽(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席位,好景不長,2020年LPL春季賽V5戰隊取得了最差成績“0勝16負”。
為了扭轉局面,何猷君決定走產業整合路線,推動了V5電競俱樂部與eStar電競俱樂部合并,成立武漢星競威武文體發展有限公司,其出任董事長。2023年1月,星競威武又并購了瑞典電競俱樂部NinjasinPyja-mas(NIP),雙方共同組建星競威武集團(NIP Group),何猷君出任董事長兼聯席CEO。
作為創始人,何猷君也是星競威武集團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14.2%。去年7月26日,他帶領星競威武集團赴美上市,上市初期,其股價最高曾觸及17.76美元/股。此舉也幫助何猷君成為了“亞洲最年輕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創始人”。
從星競威武集團的案例可以看出,何猷君是一個善于資本運作的玩家。不過,頂著“中國電競第一股”的星競威武集團在上市之后,卻深陷負面之中,先是股價震蕩,破發,現在股價僅為1.84美元,近期還被曝出虧損和欠薪等消息。
輿論的風向似乎并沒有影響何猷君的投資動作,除了入股凱爾特人外,今年6月,何猷君還收購了王思聰旗下的寰聚商業,并出任該公司的董事長。
資料顯示,寰聚商業管理資產規模超60億元,布局了70余個文旅項目,涵蓋商業綜合體、餐飲、體驗式消費等業態。寰聚商業旗下重點項目“叢里?TAI”(原泰山文旅健身中心)總投資37億元,規劃建設華北最大室內四季滑雪場、國內首家室內動物園主題公園等。
接盤寰聚商業,是想用文旅作為電競的線下延伸,拓寬消費場景。參與投資凱爾特人,既是興趣也是看中了財務回報,NBA球隊本身就是很好的資產,看看蔡崇信就知道了,持有籃網七年時間翻倍,更何況,相比蔡崇信,何猷君還有機會切走NBA在華的增量蛋糕。
且不談這筆交易最終能給他帶來怎樣的回報,但顯然何猷君已經在全球資本市場和體育領域出盡了風頭,NBA明星股東的身份給他個人影響力和品牌做了最新背書,從此,他不再僅僅被視為困在電競里的“賭王之子”了。
23年,從29億到438億
近期,NBA球隊易主浪潮。6月,湖人以100億美元售予保險業巨頭馬克·沃爾特,創全球體育俱樂部售價之最;8月,開拓者以42.5億美元轉手NHL颶風隊老板湯姆·鄧頓。這三筆交易合計203.5億美元,分列NBA歷史售價前三甲。
作為NBA中歷史最悠久、最成功的王朝級球隊,凱爾特人(Celtics)成立于1946年,有傳聞稱,當時取名“Celtics”,是為了致敬波士頓龐大的愛爾蘭移民群體。
至今,這支球隊有79年的歷史,堪稱NBA歷史的縮影。數十年間,凱爾特人也經歷了起起落落,既有沉甸甸的榮譽,也有灰蒙蒙的低谷。
去年夏天的2023-2024賽季,凱爾特人在NBA總決賽第五場比賽中,以106比88的大比分差距,輕取對手獨行俠,以4比1的總比分奪得NBA總冠軍。
這是凱爾特人時隔17年后再次拿下NBA總冠軍,也是凱爾特人歷史上的第18座總冠軍獎杯,由此,凱爾特人超越湖人,成為了NBA奪冠次數最多的球隊。
如果時間再往前,上世紀70年代,它還曾創下了空前絕后的“八連冠”戰績,北美四大職業體育聯盟至今無人能破,堪稱美國體育史上的奇跡。
進入90年代后,隨著明星球員的退役,凱爾特人開始走向沒落,甚至淪為聯盟魚腩。也就是在這個階段,2003年,凱爾特人前老板Wyc Grousbeck用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億元)買下了球隊。
在當時,這筆交易也稱得上是資本盛宴,投資者都是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界的名人,除了時任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普通合伙人的Wyc Grousbeck,還包括前貝恩資本管理合伙人史蒂芬·帕柳卡(Stephen Pagliuca)、TPG聯合創始人大衛·邦德曼(David Bonderman)和銀湖資本聯合創始人格倫·哈欽斯。
在Grousbeck時代,凱爾特人迎來了復興,先是2007年,將雷?阿倫、凱文?加內特和保羅?皮爾斯聚到一起,組成了“三巨頭”,并在2008年總決賽中,戰勝宿敵湖人隊,一舉奪冠。后又是在2016年、2017年通過選秀進行隊伍重建,得到了杰倫?布朗和杰森?塔圖姆等頂級年輕球員,組成了“雙探花”的核心。
團隊實現新老交替后,凱爾特人也開始坐穩了NBA頂級“豪門”的寶座,這里的“豪門”并非虛言。
為了留住核心成員,凱爾特人開出了多份頂級薪資的合同,比如2023年球隊以5年3.04億美元續約杰倫·布朗,2024年再用5年3.15億美元鎖定杰森·塔圖姆,兩份合同接連刷新NBA歷史紀錄。這使得球隊薪資總額飆至5.4億美元,同時奢侈稅負擔引發了Grousbeck家族內部爭議,也讓持有20%股份的90歲老Grousbeck堅持套現離場。
更何況2024年奪冠后半月內球隊估值飆升了12%,且61億美元的價格足夠誘人,直接讓資產增值了近17倍。
在外界看來,薪資壓力是凱爾特人被出售的直接導火索,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猜測,據悉在新管理層接手前,球隊已啟動財務優化。朱·霍勒迪被交易至開拓者,克里斯塔普斯·波爾津吉斯送往老鷹,這一系列操作使薪資總額從5.4億驟降至2.39億美元,奢侈稅減少3.01億美元。
但好在以塔圖姆和布朗為核心的陣容并未受到破壞,且球隊中大多數處在當打之年,所以凱爾特人在未來幾年內仍將是NBA總冠軍的最有力競爭者之一。當年狼王加內特在國內掀起的凱爾特人風,不知道會不會再被何猷君掀起來。
媒介合作聯系微信號|ciweimeijiejun
如需和我們交流可后臺回復“進群”加社群
jrkan直播是一個專業的足球直播網站,主要提供高清足球直播,NBA直播,英超直播,體育吧以最全最高清信號讓您暢享五大聯賽,打造最好體育直播吧。
Copyright ? 2022-2025 jrkan直播.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6241號-1
網站地圖